介紹一下一些七人制比賽的竅門。只有掌握了比賽基本遵循的原則,我們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每個人也才能更好的表現自己的潛力。
先介紹一些防守。七人制比賽中,防守是最重要的一環。對於一支弱隊來說,只有解決好防守,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防守要訣:
1、對方進攻時,所有進攻隊員應全速回撤到中圈後,布好陣型。不可在中前場逗留。
2、中前場的就地反搶主要延緩對方進攻時間。而上搶更應考慮適當時機,不應以犧牲陣型的完整為代價。
3、防守時分工盯人,一盯一,避免職責不明的站位,導致對方形成局部以多打少。
4、離自己負責盯防的對方隊員距離不要太遠,應從後方緊跟對方無球進攻隊員,伺機後上搶斷,不使其輕易拿球轉身。
5、用腳步移動堵截對方進攻傳球線路。
6、個人防守以站內線為原則。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出腳扑球。
7、用盯人不盯球的原則,在對方快速反擊時進行相互補位。
防守的站位和整體移動很關鍵。在兩個隊實力接近,對方陣地進攻,而我方前場隊員基本回防的前提下,應該提倡積極地擴大防區和整體逼搶,用整體跑動封堵對方有球或無球進攻隊員的接球和傳球線路。不讓對方輕易地接球和處理球。
1、中後衛是防守體系的組織者。
對方陣地進攻時中後不應站位過後,而應跟住對方的中峰或其他進攻隊員。有時甚至要去到中線附近,甚至突然地奔襲對方禁區。
很多中後衛過於保守,在禁區裡不出來,導致對方中峰在本方禁區前沿輕易可以拿球轉身,分球,射門,帶球都很主動。如果我方前場隊員回得太深去盯對方中峰,對方的後衛又可放心壓上助攻。但是由於是最後一道屏障,中後拿球要強調成功率,盡量主動和果斷地出球和解圍,盡量不要由於自己粘球而造成被對方逼住地不利局面。 在對方反擊以多打少時,中後可以指揮隊友向門前自己收縮,以縮小對方進攻空隙,等待隊友增援。不要輕易出腳扑球。
2、邊後衛。
在對方邊路進攻時要站在對方球員和球門的連線,防止對方球員遠射。對方突破時要卡住內線的身位,將其迫向角旗區。對方反擊時,不要輕易上撲。注意和中後相互補位。
3、中前場隊員。
在進攻中失誤被斷對方反擊,應第一時間立即就地反搶,延緩對方進攻時間,並給隊友回撤的機會。一搶不成不可戀戰,可迅速回到中線。如果不是有傷病,一丟球就洩氣原地叉腰,慢慢走回來,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陣地防守中,職責應該是盯防對方邊衛壓上助攻。並封堵其向心臟地帶傳球的線路。
4、門將。
在自己方壓上進攻時應該壓到大禁區線外,擴大控制範圍,減少與隊友之間的距離。並可以作為回敲的牆,將球橫向轉移。不要躲在門線上。對方進攻失敗後,要善於利用手拋球迅速發動反擊。
總之,七人場空間狹小,在實力相當比賽中,如果遵從上述防守原則,對方斷難得分。事實上,大部分丟球都發生在本方防守體系沒有組織起來的瞬間,並往往出現瞬間的多打少的反常現象:
1、攻防轉換狀態下:進攻失誤過多,傳球草率,胡亂帶球,結果被對方斷球後打反擊。
2、死球轉活球狀態下:進攻中發接邊線球、角球、任意球等失誤,被對方斷球反擊。
進攻要訣︰
1、梯次助攻。
邊後衛的助攻是進攻的組成部分,但是要注意一個原則,邊後衛不要一開始大舉壓上,以至於喧賓奪主,而是要適時地,梯次地插上,這樣更有威脅和突然性。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中後衛的突然助攻,但是其他鄰近隊員要自然地後撤補位。
2、體能分配。
遵循每個人跑動距離基本平均的原則,避免由於某個位置的隊員過多的不必要的跑動和帶球突破,造成體能上的短板。例如,邊後衛從本方禁區直接帶球下底而沒有任何傳球和過渡,往往會不必要地耗費體力,以至於丟球後無力回防。另一個不合理現象就是,對方已經站好位置,而前鋒隊員得球後頭也不回地向前向人群硬突,根本不考慮主動傳球,結果十有八九是丟球,幾個回合下來,不僅隊友洩氣,自己的體能也所剩無幾。這總習慣可以說有點不負責任和缺乏配合意識!而且白白耗費了寶貴的體能。
對於有一定技術能力的前鋒,這樣地行為可以起到擾亂對手防線的目的,但是,最後往往還是腰依靠你的隊友完成進攻,因為你把對方兩個以上人吸引過來,而隊友可能處在無人盯防的位置,這時若能用眼角的余光及時地分球給他,豈不妙哉。
3、多傳少帶。
希丁克說:中場的每一腳短傳連接都是有意義的。貝肯包爾說,我寧願選擇帶球幾米而傳球幾十米的隊員,而不願意選擇帶球幾十米而傳球幾米的隊員。請深思自己的踢球習慣是否符合這些原則,足球比賽是靠傳接球連接起來的,盤帶和個人突破應該服從前者的需要,而不是取而代之。
進攻不流暢,效率底下,失誤多多,是不是因為帶得多,傳得少造成的。
4、細節為王。
傳接球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在激烈的對抗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護球,不讓自己腳下球隨便送回給對方。在球都護不住的情況下,不顧後果的高歌急進,結果往往是將控球權拱手相讓。接球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前一趟比速度的簡單思維可以休矣。
觀察一下護球好的隊員,往往善於變速跑,有多次急停轉身。相比之下,簡單的直線跑動和不變的速度,意圖很容易被對方判斷出來而受到遏制。
5、進攻選位。
進攻時,前場人員如何選位?這時可以區分兩個體系:
反攻,此時對方防守體系空隙大,應迅速前插佔領無人空白地帶。在對手不及回防時給予其致命一擊,強調的是時間差。持球者分球要果斷,避免前插者越位。前插人選不要拘泥於前後場之分,任何最接近對方危險地帶隊員,都可迅速前插跑位以爭取時間。
陣地進攻,應盡量利用場地寬度橫向扯動,跑出持球隊友可以傳出球的線路。中鋒和邊鋒不要在一條線路上重疊,應有意識地錯位跑動,必要時相互換位。但是三個人的位置不要都急於頂上去,以至於形成一條直線,這樣會造成前後脫節。應輪番有一人回撤接應,做成一個動態三角形結構。
力量來自於思考,成功來自於將思考所得付諸於實踐摘自《打造第一團隊,希丁克的力量》
如果我們將足球緊緊理解為一種娛樂和消遣,不免失之膚淺;如果我們將足球片面地理解為經濟的一部分,可以賺錢,肯定失之於庸俗;如果我們將足球總是和榮譽聯繫在一起,聯繫著喜怒哀樂,不免顯得過於急功近利。從某種意義上講,我更願意說:足球場上的較量與交流是人性的展示。足球場上,你能夠看到堅韌、自信、自律、冷靜、果斷、創意、協作、進取,也能夠看到懦弱、自私、呆板、畏縮、懶惰、浮躁、狹隘、愚蠢。思考能夠帶來力量,就是希丁克改變韓國足球的那種力量。
個人的球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個人位置、責任和球隊戰術的正確領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就是“思考式足球”的核心所在。即使不了解對手,也要先了解自己。在中場沒有無用的地面傳球希丁克要求中場隊員必須通過快速而距離較短的地面傳球與隊友建立聯繫。他命令中場選手必須像電話接線員那樣動作迅速,並且隨時與隊友保持聯繫。射門原則:像職業殺手那樣冷靜沉著推進防線:進攻就是防守堅決果斷地把場上的最后防線全面向前推進,由後衛負責中場安全。隨著場上最后防線的全面下壓,既加強了施加給對方球員的壓力,又能夠讓防守隊員擔當起協助進攻的任務。 與射門得分相比,隊友之間的協作更有價值--個人永遠不可能超過集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