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雲加執教以來,我就成了阿仙奴的忠實粉粉,經過這七季我也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只好來說說我的愚見,說說我認為阿仙奴現在的問題。
1. 進攻單調,獨沽一味。以往阿仙奴在法比加斯, 希比, 加上路斯基在陣時,邊線內切、禁區底線橫傳、直傳以致小組中路入滲,破門方式不離地面傳球但花款甚多,令對手無所適從。現在的阿仙奴就只會像打機一樣,只靠兩翼闖過防線然後禁區底來個碰碰運氣的波子撞射,面對防守力強或是頂級球隊,我們那永遠有潛質的翼鋒不知道能闖過多少次而又能遇上好運,這其實跟買六合彩要中頭獎無異。
2. 中場不懂拉空位置及創造攻勢, 經常是中場與前線缺乏連繫, 徒有控球。現在每次進攻,往往只見三到四名球員濁涌在禁區等球,禁區外只有兩到三名球員在傳來傳去,而中場與前線的三四個球員之間永遠隔著三數個敵方球員的城牆,結果是我在外圍傳,你又不出來幫拖拿球,然後就像傳到累了,就吊一個高球進去碰碰運氣,但準繩度未知,效率沒保證。只要看看我們常自稱能媲美的巴塞,他們經常是一出一入,中場與前線相互走動,回後突前,而當翼鋒推入中路拉空時會有邊衞(丹尼爾)或中場(恩尼斯達)移向邊線突進,這樣才能有機會令敵方防守甩位犯
錯,利用闊度,製造空隙。
3. 無球在腳時不懂防守,分工不清。今季經常看到被敵方反擊時我們是全隊回後防守,除了雲佩斯留在前場,但依然屢屢失球,後防失位,中前場壓迫不緊,而且防線太後,以致經常禁區犯錯和提供敵方禁區邊起腳射門及罰球的機會,而我們永遠不能像對手那樣在敵方前鋒與中場球員之間設一道牆。雲加又不敢起用哥基連,當領先之際替換藍斯,防守力和活力可能更有效率。
4. 球員錯配, 路斯基, 艾郎藍斯,艾沙雲。上半季基本上是艾郎藍斯+桑治+阿迪達,這個組合沒問題但不代表好。事實證明艾郎藍斯或許適合作為9號半,參與直接進攻和保護皮球尚可,但要他作核心分波和創造空間實不見有太太潛力,但如果真要9號半,為何不直接派上艾沙雲,他才是這個位置的皇者(在我們陣中)。至於拉空對手創造空位、派牌及適當時參與進政這個角色,現時陣中就只有路斯基是最合適人選, 亦是唯一選擇,可惜他的狀態及沒有隊友配合下, 發揮有限,電視旁述時常說他傳球失準,實情是那個隊友根本就不懂走位跟上,就像戴志偉傳給永遠跟不上的梁仔一樣。對於阿迪達,基本上就是一個holding midfielder,旨在保護中場的皮球然後駁腳,平衡攻防,雖稱職但在進攻上卻無什驚喜,但總比艾郎藍斯不知如何走位傳球來得有保證得多。桑治的角色應該是正宗的防中,但卻經常走在最前,他從法比加斯身上學了很多,但肯定是未學滿師,偶有佳作,不代表他可以忘掉自己的工作。至於雲加的臨場換人戰術就更不用多說了。
5. 踢法不夠徹底︰這一年頭很多前隊友或球評都說阿仙奴應該要踢得醜陋一點,問題是,我們懂得踢醜陋足球嗎?不懂。那麼實用足球?不懂。防守反擊?不懂。長傳高波?不懂。那漂亮足球會吧?抱歉, 也不懂。所以現在的阿仙奴, 怎麼踢都不順,環顧英超球隊,各自都有一套鮮明的踢法和方針,我不認為一支球隊需要在A, B, C plan上經常切換,但至少要夠徹底,看看史雲斯、畢爾包、或強如皇馬, 貫徹踢法而不左右搖擺,才有機會闖出一片天,而我們卻是浪費金錢去買一個整季都不用的查馬克,要求禾確特在右路作致命傳送,要求10個幼童10個都像40歳的成熟頭腦,要踢得漂亮的同時教練又跟球員說有時候要踢得簡單一點, 變成球員各有各的波路、各有各的不配合。既然要踢簡單直接, 就應該季前買入這類球員然後起用,現在是有點不倫不類。如果叫現在的巴塞球員踢英式的高Q大棍,我不認為他們會踢得好。
最近有傳聞說主席克倫克會給予雲加一億鎊夏天買人,老實說,若果阿仙奴最後跌出前四,這一億鎊可能真會到手(因為損失歐聯的龐大收益和面子),但若然阿仙奴真的能重返前四,恐怕又是彈回有潛質的老調子。所以, 某程度上, 我寧願跌出前四, 痛定思痛, 認真買人, 專心聯賽, 說不定反而能奪冠 (或者奪得歐霸也好歹是一個盃?!)。
以現時人腳和踢法方針再踢兩三個球季,頂多也只會是爭四哥。前幾季開始阿仙奴就變成了替強隊培訓幼齒作嫁衣裳的基地,現在更演變成糟蹋年青球員的地方,阿仙奴實在是到了變革的時候了,如果還說有潛力云云,那我們肯定會在聯賽展現潛力前先潛水....如果, 雲加下台(或是任何一個球員/主席)是會令球隊重振的, 那請你下台好了...
足球戰記 | FOOTBALL STRIKER
【2010﹣11歐聯16強】阿仙奴要如何擊敗巴塞隆拿

要擊敗巴塞必須先要解構巴塞的進攻體系。雖然巴塞的陣式表面上是4﹣3﹣3,但實際上他們演譯的卻是3﹣3﹣3+1個虚擬邊鋒。每當巴塞球員拿球後,中前場的球員均會將之形成一個陣地戰,從高處看就像是在一個巨大的球場形成一個迷你5人足球場。沙維,恩尼斯達,美斯,柏度,韋拿,丹尼爾就是在這個迷你陣地穿梭,傳球,將整個陣地向前推移,創造射門機會及入楔。而最大的特點是,他們還有一個虚擬邊鋒,即左閘在恰當的時候經常地以邊鋒姿態出擊,皮球會突然地從右到左突然來一個轉向,發揮突擊和拉散對方後防線的效果。
本來,要擊敗巴塞,摩連奴的聯防及紀律性的防守反擊戰術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阿仙奴是一支如此沒有團隊防守意識的球隊,一時三刻亦不可能達到如此紀律聯防(即使摩連奴也做不到),加上要阿仙奴放棄控球等於是放棄自已的最大本錢。
所以,阿仙奴餘下的選擇,就只有依靠壓縮空間及體力化的踢法來嘗試沾上甜頭。亦即是說,後防必須要大幅度地向中場推移,盡量將中場空間壓縮,縮短後防與前鋒線的距離,令巴塞中場無法在一定時間內建立陣地連繫;加上阿仙奴在體力化上相對佔優(因為在英超粗野踢法中打滾的關係),縮短距離等於縮短截斷巴塞傳球的跑動範圍。後防線遠離禁區,亦能有效防止巴塞的禁區頂遠射的能力,並堵截巴塞時有採用的中鋒穴位誘敵的踢法。08歐國盃的俄羅斯將荷蘭大舉撕殺正是最好的演譯,若不是個人技術及默契均與西班牙相差太遠,當時的俄羅斯不一定會被淘汱出局。
另外佩奧爾的受傷為阿仙奴帶來些少契機。麥士維無論在進攻,防守及身體對抗上,相對沒有艾比度強悍,華確特將有更多機會盤球闖過右路。如果雲佩斯與禾確特能有意識地頻繁互換位置,能為法比加斯帶來更多傳球選擇及擾亂巴塞左後防得出來的射門機會。基於丹尼爾的出擊,艾沙雲必須更多地在左路回防及移往中場發揮組織力,讓近況更為活躍的韋舒亞盤球突進,尋找機會。而扮演防中的桑治,今仗將無可避免地要疲於奔命,緊守崗位,減少上前助攻。
儘管阿仙奴在整體攻防戰上不及巴塞,但若然能在主場小勝1:0,出線並不是完全絕望。
【2010﹣11歐聯16強】巴塞要如何擊敗阿仙奴
兩隊的右路都是進攻命脈。只要巴塞的艾比度能很好地守在中線之後,以身體質素及速度而論,禾確特的威脅將能減到最低。巴塞右傾的踢法正好對正了阿仙奴左路的死穴,在拿斯利缺陣下,艾沙雲在防守意識上相對薄弱,將呈現更大空間讓柏度、沙維、美斯揮灑自如;在基治一個人無法完全拑制巴塞三人情況下,桑治將更多地移往左路包抄,形成中場防守更為薄弱,巴塞的左邊鋒韋拿將有更多機會移入中路尋找機會。由於費比加斯偏向前場關係,遇上身體質素較佳及技術同等的布斯基斯將難以發揮;不過在後場兩名中堅硬漢的掩護下,布斯基斯可更多地上前與沙維及恩尼斯達做配合,令恩尼斯達有更多盤球突進的機會。雲佩斯緃然射術精湛,但在世界盃時已顯示出其身體質素無法對抗兩名高大中堅的弱點,預計回後拿球更多。在哥帥的新演譯下,美斯已漸變成正前鋒,而且位置飄忽不定,在迪左奴及高斯尼還沒有足夠大賽經驗下,怕的不是美斯突破,而是容易被美斯觸球及墮後走位誘出,以致中空讓恩尼斯達及柏度作入楔射門。
[世界盃決賽] 西班牙 1:0 荷蘭

筆者雖然是荷蘭球迷,但對於敗於技高一籌的西班牙,本無甚怨言。但賽後實在太多評論無視一些客觀事實,硬批荷蘭踢法粗野“矛柴”,沒半點體育精神,筆者只好替愛隊平反。
說荷蘭踢法硬朗不漂亮、吃了很多黃牌是事實,但並不等於打“芧波”!因為在規例的尺度範圍下職業犯規,只要不是全心傷人,本來就是戰術之一種。技不如人,便只好用防守戰術,待機作出反擊,所以利用體能不斷奔跑作出攔截、搶奪皮球,死纏爛打是理所當然,難道要眼白白沒半點血性拼勁讓對方走過!?
科學化點說,假如你要搶奪洛賓或美斯這類技術好而速度高的腳下球,那你便至少要有跟他們相差不遠的速度,但有這種速度的有幾個?即使你瞄準皮球伸腳攔截,亦因為速度不夠高而很大機會沒能碰上半點波皮;那結果會是什麼?你要不就是踢到空氣,要不就是因對方速度比你快而踢在對方的腳上變成犯挸。這樣我們是否就要那防守球員滾回家苦練十載至有他們的速度技術才再來比賽!?筆者從來不埋怨對手追不到洛賓而踢跌他,比起那個可佈的英超聯,真是小巫見大巫!
再說荷蘭球員大部份都是向著皮球去拼搶的,有幾個可怕的動作也都是五五波之下出來的,說不上清白乾淨,但絕對說不上沒體育精神,在打茅波!要說沒體育精神,西班牙為何不將球証判漏的角球還給荷蘭,反而急將皮球大腳開出,乘荷蘭後防人少之危而攻入致勝的一球?要說打茅波不光彩,是雲邦美每次試圖以皮球為目標但搶截不到變成犯規,還是全心惡意報復雲邦美的恩尼斯達茅波?那一個更不光彩了?
一個球員只有十餘年光景,對他們來說,沒有拼盡輸掉比賽,留下的不過是一生的抱憾!他們不是來跳探戈,是來爭勝的!不是技不如人,就任由對方玩弄扭過,不作任何防守!一個球員若沒有血拼冠軍的渴望,就不要做足球員;跟對錢沒有強烈慾望,就不要做銷售員的道理完全一樣!現實是殘酷的,只要看看每季利物浦和阿仙奴球員無法奪冠的痛苦表情,誰個球員會想要那份懊悔和失落?只會光說如何如何漂亮,如何如何應該不要踢到對方,根本沒有足夠成熟在成年人世界立足生存,還是滾回幼兒園玩氣球吧!
[世界盃4強] 論西班牙

觀乎西班牙多場賽事,發覺踢須算漂亮,但看得久卻有煩厭之感,因為你經常會看見他們在場禁區外來來回回的傳球,但是真正的埋門和射門次數卻不多。西班牙可說是踢出漂亮足球而效率低的球隊。
如果阿仙奴被稱作偽巴塞,那麼把現在的西班牙也稱作偽巴塞也不為過。正選11人當中就有5至6名巴塞球員,不計門將,場上跑動的佔了60%,分佈前中後,真的可說是用上了巴塞的骨;但可惜的是,培埴出來的卻只有形似,實際效果相差甚遠。
迪保斯基想沿用歐國盃的模式,但看他排出來的陣容會發覺有點含糊不清。表面上是一個4-1-3-2的陣式,其實是4-1-4-1居多,大衛韋拿經常走到左路拿球作突破。整個中場線加上前鋒都經常推進中路,然後等待兩個邊後衛作假翼鋒上前助攻,但過份集中於中路反而令對手易於防守,而來回不斷傳球以致等待邊後衛上前卻花費不少時間,對手往往有充足時間作出重整防守。更大的問題是,禁區內欠缺傳送點,沙維傳送再精進,禁區內的人卻不多,因為韋拿經常去了左路以解決突破力不足的問題,禁區內通常只有一個費蘭度托尼斯,事實證明王子單箭頭並不適合,而且還要在狀態水準之下的情況,更令中前場往往走到禁區頂便無以為計。
看似現在西班牙跟歐國盃時無異,實則卻是天淵之別。那時候的西班牙分工清晰,中場掃蕩,兩翼突破及中路傳送,都甚具效率;現時布斯基斯和沙比阿朗素的配合並不見效率,恩尼斯達大部份時間都在中路塞車,所以面對防守型超強的球隊如瑞士及巴拉圭,往往破門乏力。
如果四強賽時無法改變過分強調地面組織及前鋒點的問題,要戰勝今屆機動性十足的德國並非易事。
[世界盃8強] 荷蘭 2:1 巴西

這場球賽之戲劇性,令一眾巴西球迷再度懷疑巴西有假之嫌。假波之說是否屬實,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除了荷蘭驘得有點幸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鄧加在上下半場的三大戰術錯誤。
兩隊本身都是講求控球及操控比賽節奏的球隊,基本上誰能在這方面主宰,誰就勝出。無疑,巴西在個人質素及走位配合上都比荷蘭優勝,國米般的防守體系,上半場荷蘭是沒有半點機會。可能亦由於身體碰撞黃牌之多,令鄧加要求球員有所收斂,導致荷蘭下半場越踢越放肆。
值留意的是,從上半場巴西球員的每個攔截動作,以及面部肌肉表情,可以看到巴西球員的壓力要比荷蘭大,所以你會看到荷蘭意外扳平後,對巴西打擊之沉重。在荷蘭後一次出錯的情況巴西取得入球後,荷蘭的中後場不斷潰散,除了古治,中前場的球員開始不信任自己的防線隊友,急於想扳平令前線各自為政,中後防球員為怕再失球及信心下跌而不敢輕出,鄧加不單沒有趁著這個機會一舉進攻拉開比數,還將受傷沒有半點作用的法比安奴留在場中,以致往往兩翼雖有攻勢,中間禁區卻往往缺乏致命接應。
如果說巴西上半場對洛賓的看管是成功的,那麼下半場對洛賓的防守就是全然失敗;失敗的不是球員,是鄧加。或許鄧加太高估洛賓,洛賓不是美斯。兩人最大的分別是美斯是團體配合型的殺手,而洛賓在大部份的情況下都會選擇自己突破,所以只要堵截洛賓的去路和射門角度就可以將之扼殺。換走能令洛賓癱瘓的巴圖斯,換入一個踢防中、在意甲被捧為高價垃圾的美路,即時放生了洛賓。天真的鄧加害怕巴圖斯再領黃牌被紅出場,結果真的如意美路一個犯錯直接紅牌離場。若果鄧加眼看形勢大好,換入的是進攻型的翼衛,相信至少能令場內場外的人心理上覺得合情合理一點。
荷蘭上半場在一片混亂下沒有再失球,真的走運。不過雲馬域克看來跟場內的球員一樣,好像信心也一同跌至了谷底。他要做的不是馬上激勵場上的球員嗎?他沒有作出任調動,甚至沒有一點提示,任由荷蘭上半場繼續潰散下去。或許這就是經驗老練之分別?
[世界盃16強] 荷蘭 2:1 斯洛伐克

今屆世界盃荷蘭彷彿與德國交換了踢法,德國不再以高空制霸,狂轟濫炸,反而是以悅目的漂亮組織撕破對方防線;相反荷蘭卻將以往急攻的細膩足球,變成現在簡單直接的務實足球。
過去幾年荷蘭足球的幣病在於攻守來回轉折間無法取得平衡,另一隱患就是體能問題。2008歐國盃已突顯了這個問題,當時三場分組賽發揮淋漓盡致,出線後體能上無法持續。今屆世界盃換上雲馬域克主帥,其中一個好處是他算是個盃賽專家。踢盃賽跟聯賽的最大分別是,要懂得何時拼盡,何時作出保留,戰術安排要隨時能因應狀況作出靈活調動,這跟踢聯賽可以貫徹始終的踢法和下場再作補救不同。
雲馬域克基本陣式以兩名中堅,加上迪莊以及雲邦美的追截轉向構築三層防線,右邊配以可攻可守的古治,靠以史奈達或雲達華治的創造力來作致命傳送。今仗荷蘭有效演譯了如何快速阻截斯洛伐克的攻勢,然後直接由史奈達長傳予洛賓反擊入球;第二球雖然是自由球開出,但有異曲同工之秒,都是在瞬間製造入球,而其餘大部份時間荷蘭都是專注防務及控制節奏在不快不慢的調子當中,兩名防中與後衛經常縮窄彼此之間的距離,亦令斯洛伐克少有能在中場組織攻勢。斯洛伐克今仗戰術上不與荷蘭搶拼,跟隨荷蘭的比賽步伐,間接令荷蘭可自如地發揮進攻。
戰術上雲馬域克亦非獨沽一味,在穩定勝局或有需要的時候,可換上亨特拉、艾利亞或是艾費利,改踢傳中球及頭槌戰術,危急更可棄一防中,加上雲達華治創造更多機會,令荷蘭可以在一場比賽當中有著不同的戰術變化。雖然雲馬域克不具名氣,但過往的杯賽經驗及歐協盃冠軍的成績卻是荷蘭隊所需要的。與著名聯賽冠軍教頭卡比路的過份保守而無變化的戰術,正顯出盃賽和聯賽的不同需要。
如果令一邊廂巴西順利晉級,8強與巴西之戰將會是荷蘭能否有機會奪冠的指標;若能擊敗巴西,士氣及鬥心皆一利一直保持到決賽。但不得不提的是,若對戰巴西,荷蘭的右路及左路安排將會令雲馬域克頭痛。因為洛賓配置右路加上雲達韋爾,成了右路防守上的弱,近幾仗都可見雲達韋爾在經驗及位置判斷上有所失誤,經常助攻亦令後方空出缺口。左路卻可預期巴西翼閘的輪番猛攻。
現在的荷蘭,球迷可能不喜歡看,但作為球員,被喻為無冕之王,驘得最終冠軍才是最重要的。
Subscribe to:
Commen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