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場球賽之戲劇性,令一眾巴西球迷再度懷疑巴西有假之嫌。假波之說是否屬實,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除了荷蘭驘得有點幸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鄧加在上下半場的三大戰術錯誤。
兩隊本身都是講求控球及操控比賽節奏的球隊,基本上誰能在這方面主宰,誰就勝出。無疑,巴西在個人質素及走位配合上都比荷蘭優勝,國米般的防守體系,上半場荷蘭是沒有半點機會。可能亦由於身體碰撞黃牌之多,令鄧加要求球員有所收斂,導致荷蘭下半場越踢越放肆。
值留意的是,從上半場巴西球員的每個攔截動作,以及面部肌肉表情,可以看到巴西球員的壓力要比荷蘭大,所以你會看到荷蘭意外扳平後,對巴西打擊之沉重。在荷蘭後一次出錯的情況巴西取得入球後,荷蘭的中後場不斷潰散,除了古治,中前場的球員開始不信任自己的防線隊友,急於想扳平令前線各自為政,中後防球員為怕再失球及信心下跌而不敢輕出,鄧加不單沒有趁著這個機會一舉進攻拉開比數,還將受傷沒有半點作用的法比安奴留在場中,以致往往兩翼雖有攻勢,中間禁區卻往往缺乏致命接應。
如果說巴西上半場對洛賓的看管是成功的,那麼下半場對洛賓的防守就是全然失敗;失敗的不是球員,是鄧加。或許鄧加太高估洛賓,洛賓不是美斯。兩人最大的分別是美斯是團體配合型的殺手,而洛賓在大部份的情況下都會選擇自己突破,所以只要堵截洛賓的去路和射門角度就可以將之扼殺。換走能令洛賓癱瘓的巴圖斯,換入一個踢防中、在意甲被捧為高價垃圾的美路,即時放生了洛賓。天真的鄧加害怕巴圖斯再領黃牌被紅出場,結果真的如意美路一個犯錯直接紅牌離場。若果鄧加眼看形勢大好,換入的是進攻型的翼衛,相信至少能令場內場外的人心理上覺得合情合理一點。
荷蘭上半場在一片混亂下沒有再失球,真的走運。不過雲馬域克看來跟場內的球員一樣,好像信心也一同跌至了谷底。他要做的不是馬上激勵場上的球員嗎?他沒有作出任調動,甚至沒有一點提示,任由荷蘭上半場繼續潰散下去。或許這就是經驗老練之分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